又是一年梨花开,“万紫千红总是春”,百花争奇斗艳,争分春色;梨花莹润如玉,素洁淡雅,纤尘不染,在百花丛中静静绽放,轻轻飘落,激起多少文人墨客心底的涟漪。让我们一起品读梨花的诗词,感受她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姿,体味字里行间蕴藏的缠绵情思。
春怨唐刘方平
纱窗日落渐黄昏,金屋无人见泪痕。
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
这是一首宫怨诗,三、四两句生动逼真地写了春天將尽之时,幽寂空荡的深宫庭院,空无一人,梨花遍地,院门紧紧关闭。
既交代了幽闭女子生活的环境,如此孤寂凄美,又烘托了人物悲苦的命运,年纪轻轻,貌美如花,却无人问津,无人赏识,“今春看又过”,美好的青春就像梨花一样慢慢凋谢,常伴余生的就是孤寂凄苦,又有谁在意呢?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。
菩萨蛮五代毛熙震
梨花满院飘香雪,高楼夜静风筝咽。斜月照帘帷,忆君和梦稀。小窗灯影背,燕语惊愁态。屏掩断香飞,行云山外归。
这两句诗勾勒了一幅梨花飘谢、高楼静夜的美景图,洁白的梨花飘满了院子,像纷纷飘落的带着淡淡幽香的白雪,在安静的夜里,高楼檐下的筝片,在春风中暗暗呜咽。
“梨花满院香飘香”一句,运用比喻修辞手法,从嗅觉角度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梨花飘谢的轻盈之美,突出其淡香幽远的特点,暗写春光易逝,时不我待。
“高楼夜静风筝咽”一句诗,运用拟人修辞,把筝片人格化,渲染怀念意中人的悲伤氛围,烘托闺中人孤寂凄苦的形象。
东栏梨花宋苏轼
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飞时花满城。
惆怅东栏一株雪,人生看得几清明。
这首七言律诗,轻灵飘逸,描绘了一幅唯美的春景图,如雪花般的梨花开得淡白,柳树长得深青,郁郁葱葱,柳絮飘飞,梨花也已开满了一城的雪白。
我心绪惆怅,恰如东栏那一株淡白如雪的梨花,居于俗世,而清者自清,又有几人能将这这纷杂的世俗人生,看得透彻与清明呢?
一、二句诗,采用对比的手法,从视觉角度,將淡白的梨花和深青的柳树加以比较,以柳之深青衬托梨之淡白,突出了梨花的特点,显示春意浓郁,春愁之深,也体现了诗歌的语言色彩之美,具有极强的画面感,富有艺术感染力。
第三句“一株雪”是诗人自己的化身,诗人惆怅地站在东栏旁,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,柳絮飘飘,落在诗人身上,诗人也变成了“一株雪”,描写了凄清惆怅的意境。
第四句用“人生看得几清明”,补充了“惆怅”的内涵,增添了悲凉的气氛,侧面烘托梨花之“清明”,也是诗人清明自守人生的真实写照,寄托了诗人的人生感悟,富含哲理,春光易逝,人生苦短,看淡一切纷扰,淡定自若,活得光明磊落,不负韶华。
无题宋晏殊
油壁香车不再逢,峡云无迹任西东。
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。
几日寂寥伤酒后,一番萧瑟禁烟中。
鱼书欲寄何由达,水远山长处处同。
这两句诗运用互文和对偶的修辞手法,生动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庭院月夜图景,唯美之至。
庭院中,池塘边,月色如水,春风袅袅,梨花微微摇曳,轻盈飘落,柳絮翩翩起舞,展现了一个意境清幽的境界,借景抒情,抒发了诗人绵绵不绝的相思之苦。
鹊桥仙·春情宋黄升
青林雨歇,珠帘风细,人在绿阴庭院。夜来能有几多寒,已瘦了、梨花一半。宝钗无据,玉琴难托,合造一襟幽怨。云窗雾阁事茫茫,试与问、可杏双燕。
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,暮春时节,女主人公独居春闺,感觉美好的春天就要逝去,触景生情,心中不禁多了几分忧伤。
一个人在春天的夜晚,独自难眠,清凉之气暗暗袭来。千朵万朵的梨花枝上,花朵渐渐稀少,已经落了一半。
一个“瘦”字,运用拟人修辞手法,赋予梨花以人的情态,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梨花凋谢的景象,又以梨花之“瘦”,暗喻闺中女子因相思之苦而形容憔悴,也表现了女子因青春凋零,“盛年不重来”而产生的难以排遣的感伤。
浣溪沙宋李清照
小院闲窗春色深,重帘未卷影沉沉。倚楼无语理瑶琴。
远岫出云催薄暮,细风吹雨弄轻阴。梨花欲谢恐难禁。
这是一首惜春词,春色浓郁,即将逝去,深居幽暗闺阁的女主人公百无无聊地弹奏着瑶琴,不一会儿,又起身看着远处自由自在飘浮的云气,傍晚已至,轻柔的风,细密的雨,似乎在向暗淡的轻云倾诉着什么。
“梨花欲谢恐难禁”一句,意为盛开的梨花,在春色浓郁之时,马上就要凋谢,让人格外为之伤感不已,实在难以承受。全词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,含蓄蕴藉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伤春怀人的怅惘情愫,也流露出女主人公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”的孤寂凄苦的心境。
鹧鸪天宋张炎
楼上谁将玉笛吹?山前水阔暝云低。劳劳燕子人千里,落落梨花雨一枝。修禊近,卖饧时。故乡惟有梦相随。夜来折得江头柳,不是苏堤也皱眉。
“劳劳燕子人千里,落落梨花雨一枝”两句诗是千古名句,春回大地,燕子又开始忙碌着筑巢,繁衍生息,而词人却漂泊在外,有家不能归。眼前的一枝梨花,孤零零地在雨中绽放,花瓣上洒满了滴滴清泪。
词人触景生情,眼前雨中的梨花,何尝不是亡国后自己真实境况的写照呢?孤独、凄凉之感油然而生。
梨花宋易士达
满院朝来白雪香,伤心遥想旧阿房。故园弟子今何在,春雨溶溶空断肠。
早晨,整个院子弥漫着如雪般梨花的清香,我不由万分伤心,回想起旧时的阿房城。
梨园弟子现在在什么地方?春雨淅淅沥沥,绵绵不绝,滋润万物,枉自愁肠百结。
这是一首七言绝句,诗人先从视觉和听觉角度,运用比喻修辞手法,生动描写了早晨庭院梨花莹润如玉,清香怡人,触景生情,以乐景写哀情,抒发了诗人对梨园弟子无限牵挂和深切的思念之情,第四句诗以眼前春雨绵绵不绝的情景,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情,哀婉感人。
菩萨蛮明代杨基
水晶帘外娟娟月,梨花枝上层层雪。花月两模糊,隔窗看欲无。月华今夜黑,全见梨花白。花也笑姮娥,让他春色多。
这两句诗空灵优美,水晶般的窗帘外,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,月色如水,满树的梨花,都好似铺着一层层晶莹透亮的雪花。
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,逼真传神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梨花皎洁如雪、花团锦簇的状貌,表达了词人对梨花增添春色的吟咏之情,充满生活情趣。
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,河流上飘着柔曼的轻纱,是谁,站在竣峭的岸边,深情吟唱梨花,美妙的声音好像明媚的春光,让我们驻足倾听,一起吟唱。
此时,春风拂槛露华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