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首最美春雨诗词,万物萌动,美得心醉~
1
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
——宋代·陆游《临安春雨初霁》
作者:
陆游(年-年),南宋诗人,汉族,字务观,号放翁。越州山阴人。
译文:
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,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?
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,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传来一声声叫卖杏花。
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,字字有章法,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、沏茶、撇沫,试着品名茶。
呵,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,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。
赏析:
诗人怀抱建功立业,收复失地之志,却屡次遭遇排斥和打击,仕途几起几落,虽雄心未曾衰退,但对世情早已看淡,世情如此凉薄,再次做官又有何意义呢。首联抒发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官场的厌倦。
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,静听春雨,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。白日漫长,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、细乳分茶。雅则雅矣,却非志士所好。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。
最后,诗人只好自我安慰: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,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。
这首诗虽无陆游诗中常见的豪壮勃发之气,但于浅淡低回之中蕴含着无穷韵致。诗人笔下的杏花春雨与铁马秋风有着同样的魅力。
2
昨夜一霎雨,天意苏群物。
何物最先知,虚庭草争出。
——唐代·孟郊《春雨后》
作者:
孟郊(年-年),字东野,湖州武康人,祖籍山东平昌。唐代著名诗人。
译文:
昨晚下了一夜的小雨,是上天想让万物复苏的征兆。
是什么最先知道春天来了?空旷庭院里的小草已争相冒出了嫩芽。
赏析:
这首诗描写了春雨过后的场景,万物复苏,花花草草争相冒出的场景,描绘出一幅着生机勃勃的画像。语言平易朴素、自然流畅。
3
垂杨袅袅蘸清漪。明绿染春丝。
市桥紧马,旗亭沽酒,无限相思。
云梳雨洗风前舞,一好百般宜。
不知为甚,落花时节,都是颦眉。
——宋代·尹焕《眼儿媚·垂杨袅袅蘸清漪》
译文:
垂杨枝条随风轻轻拂动水面荡起点点涟漪,春天把它根根染得鲜绿。
街市的桥旁拴好我的马匹,在酒楼中买酒寻找我的情趣。楼外杨柳相觑,似有相思寄语。
看这杨柳正值春风得意,白云为她梳理,春雨为她洗涤,风儿助她舞弄,让她更添俏丽。无论春风或春雨,可能爱她貌美,事事让她顺意。
不知为何,柳叶片片弯曲,是因落花时节春将去?她总将眉头皱起。
4
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——唐代·韩愈《初春小雨》
作者:
韩愈(~),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汉族,河南河阳人。
译文:
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,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,小草钻出地面,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,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。
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,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。
赏析:
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。首句点出初春小雨,以"润如酥"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,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。
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将小雨比喻成酥油,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雨细滑润泽的特点。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一句为我们描绘了以远看似青,近看却无,描画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.
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”一句运用了对比,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喜爱。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