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卵管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春雨中我们该聊点什么毕大费 [复制链接]

1#

毕大费/文

图片来自网络

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”唐代网红韩愈的这首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,恰好描述了上海近期的样子,小雨下得没完没了,昨天如此,今天如此,明天还将继续。

记得,小时候,听老师们常说,“春雨贵如油”,如果现在,真的有人想接一些雨水,拿到加油站换油,肯定会被赶出门去。“贵如油”应该是农耕社会的说法,意思是春雨非常有利于春耕、春播、春插。现在的城里人绝不会在乎什么春雨,反而嫌弃它增加了洗车成本。就连现代农民对春雨都不太在乎了,又不是“靠天吃饭”的年代,抽水机照样可以做农田灌溉,春雨还香吗?

仔细想想,韩网红的这句诗,值得琢磨,“小雨润如酥”,这个酥,指什么?查到相关诗词解释说:春雨润滑如酥。这个解释,有点不负责任,根本没讲清楚“酥为何物”?

宋代网红陆游,有一首词,《钗头凤·红酥手》,也有一个“酥”字。陆游写词是为了怀念前妻唐琬,陆游和前妻的感情很好,由于他的老母亲看不惯唐琬,强迫陆游将唐琬给休了,帮他另娶了王氏,母命难违,陆游虽然内心很痛苦,也只好照做。几年以后,陆游在出游时,无意中遇见又嫁了人的前妻,一时伤感,写了这首词。此处的“酥手”,明显是形容前妻的手光洁细腻之意,这只手如今被别的男人握住了,陆游不伤感才怪。

韩愈的“小雨润如酥”,如果也解释为光洁细腻,肯定说不通。古代有一种酒叫酥酒,也称酥醪,如果“酥”字拆开,“酉”有酒的意思,“禾”是稻谷,可以酿酒。韩愈的意思,应该是指:春雨的润泽如同酥酒一样,这样才能说得通,和古代农耕社会“春雨贵如油”的语境也接近了,“春雨贵如酒”。
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意思是说,远望草色,依稀连成一片,走近一看,却显得很稀疏。这一句也耐人寻味,它是一个移动视角,就像有个镜头,由远推近,景色发生了重大变化。更重要的是,这句诗还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,远景与特写可能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,好比,一位满头黑发的男子,走近才发现,他已经谢了顶;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,看上去很美,走近才知道,时光已经摧毁了她的容颜。

韩愈写这首诗,为了赠给水部员外郎张籍,唐朝的水部,主要负责水利工程,其部门领导称做郎中,员外郎是其副职,相当于副部级。

张籍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:“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。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襦。”一位男子,明知那女子有了丈夫,还送她奢侈品,女子居然收下了,但是,女子将奢侈品把玩了许久,觉得好像有不妥,有违妇道,于是,又将奢侈品还给了该男子,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。

这首诗,表面上看是男女之情,但是,用脚趾头都猜出来,张籍想要婉拒某人,又不便直说,于是写了该诗。看到了吗?说“不”是一门学问,不仅情商要高,而且还要有才!

张籍由于在同族兄弟中,排行第十八。古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敬,所以,朋友圈里都称他为张十八。张籍后来写过一首诗《寄白二十二舍人》,这位白二十二,大名叫做白居易。白居易有一次参加集体酗酒活动,乘着酒兴,也写了首诗,《醉赠刘二十八使君》,这位刘二十八,大名叫做刘禹锡。

唐朝的诗人朋友圈,看上去人才济济,其实就那么点大。另外,本来以为张十八的排行已经很厉害了,没想到白家、刘家的人丁更多,都排这么老长了。如果宋代梁山泊的位好汉,也采取此种排法,那么,鼓上蚤时迁,应该叫做:时一百零七大官人。

当年,韩愈徘徊在唐朝的春雨之中,琢磨这首著名的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时,猜猜他穿的什么鞋子呢?我认为,应该是木屐,主要有两条理由:

第一,唐朝流行木屐,就是在木板下面装两个高跟。李白曾在诗中说,“脚着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”,韩愈的鞋子,应该是同款。后来,这项中国的技术发明,被日本人盗走了,现在还在该国流传。

第二,以前我一直不太明白,古人为什么爱穿木屐?这玩意儿明显使重心不稳,容易摔跤,难道古人是为了外增高,让身材显得高大?直到前段时间,阅读英国著名作家约翰.里德写的一本书《城市的故事》,其中提到,在中世纪,伦敦人也穿木屐,为什么?因为当时的卫生状况极差,还没有柏油马路,满大街都是伦敦居民随处乱丢的垃圾,不仅如此,居民还将便桶从沿街阁楼直接倾倒至街道,汤汤水水,四处横溢,街道上经常泥泞不堪,穿上高跟木屐,可以和泥泞形成良好的隔绝。

想想唐朝的泥泞街道,不禁如醍醐灌顶,恍然大悟。

(全文完)#陆游唐琬#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