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要来风起,雨落,别春今年谷雨的时间是年4月20日,星期四农历三月初一谷雨,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柳絮飞落,牡丹吐蕊,鸟弄桐花,雨翻浮萍,一春花事将尽了,谷雨之后,绿肥红瘦。此时的风扑在脸上,温暖又柔和,带着春夏交替的青草香气,还有一树一树的花香。难怪丰子恺说:“一年好景,无过于此时。”只不过,若不是这一阵暮春的风,这一场花瓣零落的雨,还真未发觉春将远去。就像这世间所有的离别一般,无声无息,留下遗憾。就让谷雨的告别,再用力一点,在雨的倒影里,看见花落,听见鸟鸣,看见春天的离开,然后整装待发,迎接初夏的到来!·谷雨·繁花谢春春将尽春色不老,夏将始夏意渐浓。一场落花雨,春日谢幕,迎接崭新的开篇。谷雨,有三候一候萍始生谷雨时节,雨水增多,水面上飘动的浮萍肆意滋长,为平静的水面添一抹青绿。浮萍无根,忽远忽近却也自由自在,漂泊时,有偶遇,有重逢。二候鸣鸠拂其羽谷雨时节,布谷鸟的歌声传遍田野,一声两声,声声响亮,提醒着人们播种,也预示着雨来丰收至。三候戴胜降于桑树影斑驳的桑叶下,有小巧的戴胜鸟倩影。在桑树上见到戴胜鸟了,意味着蚕桑之事也需做准备了。如果说春天的开端,是一朵朵迎寒绽放的花,那么春天的结束,亦是一场花雨迷蒙,赠予春天最后的惊艳。谷雨,有花信风一候牡丹牡丹花,也叫“谷雨花”,在暮春暖雨中绽放,大气热烈,国色天香,以盛大的仪式告别春天。二候荼蘼苏轼有诗句言:“荼蘼不争春,寂寞开最晚”。干净的荼蘼花,带着淡淡的离愁,送别春天,迎接初夏。这不是百花凋零的终点,而是续写盛放的开端。三候楝花暮春,数楝花开得最盛大,星星点点的,淡紫色的,开在路边,悬在枝头,和春夜里的繁星遥相呼应,等待吧,会等来初夏的黎明。落英纷飞雨前茶香山川朦胧烟雨迷蒙·谷雨·亦俗亦雅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有记载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”谷是春的美好,雨是檐在泼墨。一直都觉得,谷雨的雨,不同于雨水的试探,也比不上清明的哀思。雨生于百谷之中,是俗亦是雅。谷雨的“俗”,是农俗的俗,农谚常说:“谷雨是旺汛,一刻值千金”,对看天吃饭的农民来说,谷雨是丰收之梦开始的地方。在这几天,人们播撒谷种,用春雨滋润着金秋的满目金黄,然后期盼着、畅想着,走向初夏时节。谷雨的“俗”,也是民俗的俗,一场春雨后,天气暖而晴,正是外出踏青的大好时光,年轻的女孩子们,相约一起“走谷雨”,去吸收日月光华。此时此刻,阳光明媚,人间可喜,值得好好珍惜。诗中有言:“谷雨春光晓,山川黛色青”。春雨敲窗,雨落成诗,滴滴诗意,雅趣盎然。谷雨的雨,是“落絮游丝三月候,风吹雨洗一城花”的干净,(——宋·黄庭坚《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》)也有“白云峰下两枪新,腻绿长鲜谷雨春”的茶香。(——宋·林逋《尝茶次寄越僧灵皎》)谷雨的雨,有声响,“啪”的一声打在芭蕉叶上,“滴答滴答”的从屋檐滴落,“簌簌”浸湿了一树一树的花。春事、花事、诗事,各有各的雅致。·谷雨·春日告别谷雨的雨,有时是急促的泼洒,有时是和缓的滴落,到了地上,便化作温柔的水,这是属于春天的道别。巧的是,今年的谷雨,恰好与农历三月初一同天。只是一个寻常的日子,或许有绵绵春雨,亦或许有阳光普照大地,好像还来不及感慨,一年四时已过去四分之一。常常觉得,春天的离开,应当有着和第一朵迎春花探出头时相似的仪式感,但事实上,春天就这样过去了。花开得好好的,雨下得暖暖的,春天,就这样见了人间最后一面。每逢谷雨,都会感叹春光太短,来不及做的事情,还太多太多。还没有尝过最后一口春味,喝过最后一口春茶,饮下最后一杯春酒。流光容易把人抛,却也教会了人们何为珍惜。一直记得董卿的那句“告别,是结束也是开始,是苦痛也是希望。”春日无声的告别,并不是一切终结的讯号,我们还有无数个美好的明天。凡是过往,皆为序章,用力拥抱残存的春天,努力过好今天,迎接即将到来的初夏艳阳天!过去的不遗憾,未来的不焦虑,享受晴天,亦享受雨天。这大概就是谷雨带给人们的智慧,“一年四季,春去夏来,仅仅是循环,又轮回,就予人永生般的盼望。”即使时光流转永不停歇,即使春日无意流水无情,但心中仍要怀着希望。不必为春天的不辞而别忧伤,过往亦是序章。谷雨时节,愿君安好,且惜、且怜、且告别,这即将谢幕的繁华春色。于心中珍藏一季的明媚动人,向着明亮的日子,继续出发!